铖昌科技2022-09-2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铖昌科技2022-09-20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2-09-20 铖昌科技 公司会议室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163.34 5.98 0.36% 85.91亿 7.62%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50.72% -50.72% -222.09% -222.09% -75.36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38.51% 38.51% -75.36% -75.36% 0.08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0.96 115.79 202.34 3966.51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408.45 1910.83 3.33% 0.09% -0.20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0.00亿 2024-03-31 - -
参与机构
华能信托,华西证券,中信证券,民生证券,金圆投资
调研详情
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以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公司起步早,市场定位高度聚焦,技术路径清晰,目前已拥有可覆盖L波段至W波段的各类相控阵T/R芯片产品,产品主要包含功率放大器芯片、低噪声放大器芯片、模拟波束赋形芯片及相控阵用无源器件等,主要应用于星载、地面、机载、舰载、车载等相控阵雷达中,亦可应用至卫星互联网、5G毫米波通信等场景,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相控阵T/R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相控阵T/R芯片的自主可控并打破高端射频芯片长期以来大规模应用面临的成本高企困局。经过长期技术积累,公司所研制的芯片具有高性能、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成本及高易用性等特点,产品通过严格质量认证,质量等级可达宇航级。二、问答环节1、请介绍相控阵雷达在市场的渗透情况?答:相控阵雷达在频宽、信号处理和冗余设计上都比传统无源及机械扫描雷达具有较大的优势,正逐渐替代机械扫描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成为主流。随着相控阵雷达在探测、遥感、通信、导航等领域的应用渗透率逐渐提高,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够提供相控阵T/R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未来市场空间较大。2、公司市占率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请介绍下公司的竞争优势?答:公司突破了相控阵T/R芯片在性能、体积、成本等问题上面临的挑战,掌握了实现低功耗、高效率、低成本、高集成度的核心技术。近年来,公司相继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制项目,产品运作稳定,已在行业内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同时,公司作为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相对更灵活,形成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快速反馈和快速解决的优势。另外公司流片采用委外方式,在产能扩张上也相对更灵活。随着相控阵T/R芯片产业的快速增长,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核心技术、产品知名度、市场影响力、客户资源等是公司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3、请介绍下公司研发模式?答:第一类是以客户项目需求为前提,研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与客户进行技术评审和商务谈判;第二类是公司自行确定的研发任务,根据产品技术发展趋势及未来潜在的市场需求,组织研发团队进行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4、公司目前在星载领域具有一定优势,是否存在被替代风险?答:卫星制造成本极高,运行环境恶劣,对芯片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产品需经过较长时间开发、验证、技术迭代,技术含量高。一旦装备定型量产,基于整个设备体系的安全可靠性、技术状态稳定性、一致性等考虑,最终用户一般不会更换其主要装备及其核心配套产品供应商。因此,对于已定型装备的相控阵T/R芯片,公司被替代风险较低。目前公司在手项目充足,以某系列卫星作为代表,公司为其相控阵T/R芯片单一来源供应商,目前已经完成第5批次供货。公司也在逐步拓展星载领域产品应用的卫星型号数量。5、低轨卫星市场需求情况如何?答:由于频谱及地球低轨资源十分有限,卫星通信具有重大的战略及经济意义。相较于传统的地面通信方式,低轨卫星的通信网络机动性强、可靠性好、传输效率高,能够触达传统地面网络无法涉及的地区,特别是保障航海、飞机等多应用场景下的网络通信。随着卫星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其增量市场迎来全新机遇。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研制的硅基毫米波模拟波束赋形芯片系列产品的性能优异,目前已与多家科研院所及优势企业开展合作,产品进入批量生产阶段。6、请问公司项目周期一般是多久?答:在前期研发过程中,公司内部对项目评审通过后进行立项出具技术方案,待各项指标性能符合客户需求后,与客户进行技术评审和项目商务谈判。各项目因应用场景、体量、难易度等不同,周期存在一定差异。随着下游装备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客户生产计划节奏加快,作为元器件配套商,公司的平均项目周期也相比缩短。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