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腾股份2021-10-29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博腾股份2021-10-29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1-10-29 博腾股份 进门财经,路演中,万得及富途牛牛线上会议 业绩说明会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 1.49 3.28% 80.54亿 0.88%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50.81% -50.81% -131.20% -131.20% -18.35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15.84% 15.84% -18.35% -18.35% 1.07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5.19 29.98 120.68 2.92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10.50 88.68 35.42% -0.03% -1.38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19.45亿 2024-03-31 - -
参与机构
投资者
调研详情
一、高级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孙敏介绍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同比增长36.4%,前三季度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实现归母净利润3.61亿,已经超过去年全年3.24亿的规模,同比增长50.9%;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速达到61%,也是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额。公司单季度收入从第一季度的5.47亿,增长到第三季度的7.74亿,在同比有较高增速的同时,年度内也保持了稳定的环比增速。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1.46亿,已经超过去年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的最高值,创下公司单季度收入和利润的“双高”记录。随着产品结构不断升级、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公司毛利率和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43.7%和75%,净利率达17%,均呈现上升趋势。收入结构方面,小分子CDMO业务收入20.13亿,生物CDMO和制剂CDMO业务已经逐步开始交付,分别实现1,008万和502万收入。随着生物CDMO业务已签订单的逐步交付,收入会逐步确认。原料药CDMO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CMO增长约40%,CRO增长约37%,中国区CRO业务增速强劲达到51%,J-STAR团队收入同比增加约10%。在集中度方面,公司持续拓展客户宽度和深度,前十大客户收入实现强劲增长;前十大产品集中度保持在30%-40%。客户和产品集中度总体处于相对健康水平。费用率方面,四大费用率整体继续维持24%左右的水平,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持续下降。随着公司三大业务板块的研发团队快速扩充,研发费用率增长至11%,体现公司打造以技术领先为核心竞争力的决心。二、董事长、总经理居年丰介绍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整体经营情况前三季度,公司按照既定的经营计划,坚定推进各板块工作。首先是业务管线拓展,作为公司财务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公司前三季度的客户管线增长显著,API业务国内团队服务客户从去年同期的132家增长至166家,J-STAR团队服务客户从68家增加至79家。三大业务板块服务项目数344个,较上年同期实现42%的增长。尤其是生物CDMO业务,博腾在中国市场已具备以细胞治疗为特色的品牌竞争力,5个新签战略合作客户分别来自细胞、ADC治疗和溶瘤病毒领域,同时,公司今年重点打造AAV技术能力,相关客户订单即将进入交付状态。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末,公司活跃项目数增长至541个,其中生物21个,包括细胞治疗的IND整包业务、病毒载体以及质粒业务;制剂24个,有API协同业务,也有博腾自身特色的制剂项目,如透皮类,纳米类等等。同时,公司持续由中间体向API的升级建设,前三季度API收入增长明显,同比增长达135%,项目数从44个增加至88个,包括早期IND项目和PV验证项目等。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积极打造人才梯队,员工总数超过3,600人,较去年末增加37%,研发技术人员1,138人,增速达59%。产能方面,109车间自6月投入使用后,产能利用率已逐步提升至65%-70%;公司完成了对湖北宇阳药业的收购,新增产能580立方米,已有第一个项目进入宇阳工厂开始生产。此外,上海新的研发中心已启动建设,全面建成后会成为博腾规模最大的小分子CDMO研发中心,一期项目总面积约16,000平米,预计明年四季度投用,可容纳1,000余人。制剂重庆研发大楼已建成投用,实验室面积2,850平方米;制剂重庆智能化外包工厂的建设按计划推进中,预计明年4季度启用。生物板块,桑田岛二期研发大楼共4层,其中一层楼已经基本建成,其它新增的细胞GMP产能预计明年下半年陆续投产。未来,公司会按照博腾增长飞轮的模式,继续加强综合能力建设,以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市场份额和渗透率,让博腾品牌越来越强。三、Q&AQ1:博腾生物新任CEO的情况。A1:即将到任的生物CEO来自公司外部招聘,在CXO行业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具备生物领域相关专业背景。Q2:近期的限电限产政策对公司各基地的影响如何。A2:目前公司在重庆、江西和湖北的生产基地都正常运营。对于限电限产等政策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也会做好预案。从我们过去两年来应对疫情考验的经验,相信我们能够以敏捷的反应和内部管理,把双限政策对公司生产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Q3:公司研发费用主要是投向哪些领域?A3:公司在研发领域的费用投入延续2019年以来快速增长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研发团队的规模建设上:小分子板块的研发人员快速增长,超过公司员工整体37%的增速;苏州生物团队现有230余人,75%是研发技术人员;制剂团队超过150人,有71%是研发技术人员。此外,公司在研发实验室和技术平台领域的投入也在加强。公司会延续技术领先的策略,继续加大在重点技术领域的投入,比如结晶、流体化学和酶催化等等。Q4:单季度CRO业务增速波动的原因?A4:因为公司把临床二期及以前的业务都划分为CRO业务,临床三期及以后则为CMO业务,有的项目现在处在二期,往后进入三期后就算成CMO项目。今年已经看到部分CRO项目逐步推进到CMO阶段,产生导流效应。Q5:近期公司的资本开支计划。A5:公司8月收购了湖北宇阳药业,已着手对现有车间进行适配性改造;长寿301车间和江西工厂二期工程的建设正按计划推进。上海研发中心一期项目已经动工,计划明年四季度投用;在建的制剂重庆工厂预计明年四季度能投用,苏州生物桑田岛二期实验室预计明年四季度投用。Q6:未来生物业务的规模和规划。A6:苏州博腾生物从事的基因细胞治疗是前沿技术,前期需要一定的能力建设投入,公司正在加快投入节奏。目前细胞治疗平台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随着二期建设项目逐步投入使用,管线规模和产能受限情况会逐渐缓解。此外,昆虫细胞SF9和293两个最重要的技术平台已经建立,并开始承接业务,明年会全面开始海外市场推广。公司除了建立病毒和细胞CDMO能力,也在关注肠道微生物细菌领域的市场需求。此外,公司也会搭建mRNA相关技术能力。Q7:制剂CDMO的毛利率和中间体、原料药相比是什么水平?A7:作为新业务的制剂CDMO项目目前比较少,但从行业的情况来看,创新药制剂临床期间毛利率高于API,商业化的简单制剂毛利率低于API,复杂制剂和API的毛利率比较接近。Q8:请问小分子药物在解决全球疫情中的作用?A8:小分子药物有先天优势,比大分子方便,有效性得到验证后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打开国门,实现国际交流正常化,能满足成药标准的话,会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全球的新冠药物管线有很多,特别是针对轻症的药物开发已经到了临床后期,大家都非常关注,公司也会积极支持客户在不同阶段的研发需求。Q9:公司新业务的发展情况。A9: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已布局3年,去年收到5,600万元订单,今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约1亿元,累计签订订单约1.6亿元。基因细胞治疗团队规模也发展到230余人,具备了在质粒、病毒载体和细胞全产业链的技术平台能力。去年以来,博腾生物积极开展市场拓展,与国内数十家客户建立业务联系,并已开始服务国内10余家客户,服务项目近二十个。制剂CDMO业务自2019年正式布局,截至前三季度末,团队规模达140余人,在手订单超过3,000万。今年两块业务均已实现收入,公司希望依靠三个业务服务平台,持续赋能全球创新药客户。Q10:公司第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有多少?主要来自哪些板块A10:第三季度公司综合产能利用率为75%,主要是指小分子原料药板块的长寿工厂和江西工厂。Q11:过去公司前三大客户占比过高,未来是否还会有风险?A11:目前公司整体客户收入占比相对健康,个别客户因为产品集中交付,占比稍高。公司在经营中会把业务和客户结构作为重要因素综合考量,控制业务风险。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