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股份2023-06-05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龙泉股份2023-06-05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06-05 龙泉股份 龙泉股份四楼会议室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69.49 1.24 - 19.76亿 1.88%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1.56% -31.56% 7.31% 7.31% -6.33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23.53% 23.53% -6.33% -6.33% 0.31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4.78 24.05 105.97 3.08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322.47 474.93 37.55% -1.90% -0.02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5.19亿 2024-03-31 - -
参与机构
华泰证券
调研详情
1、2023年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

答:2023年一季度,公司经营相较上年同期有明显的好转。上年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存在生产不连续的情况。

2、随着《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出台,公司下游引调水项目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国家水利投资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水网建设的主要骨架是自然河流、湖泊,流域之间则需要通过输水管道、沟渠、隧洞、水利枢纽等人工工程来连通或调配,最终形成水网。公司参与供货的大型跨流域引调水项目,是水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顶层文件的出台,是国家对于水网建设的总体指导把控。目前,地方区域内及跨区域的水网建设,进度不一,有的刚起步,有的地方已经做的比较好。比如辽宁的水网建设起步较早;吉林水网骨干工程项目已经开工。除了区域水网的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地项目建设,也需要用到大口径的输水管材。

公司除主营产品PCCP外,积极探索推广差异化产品。例如通过大口径JPCCP顶管,解决我们城市内涝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3、公司今年合同订单情况。

答:2023年以来,公司累计中标金额超过13亿元,其中包括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滇中引水二期工程等多项重大输引水工程管材供货项目。

4、大型输调水项目的持续性如何?

答:一般来讲,输调水项目分为主管线及配套管线。主管线所使用的管材口径较大,配套管线管材口径相对较小。主管线项目建设完成后,配套管线也会跟进建设,有的项目也会分为多期推进。总体而言,随着水利相关的投资力度加大,带来的项目储备还是比较丰富的。

5、目前,PCCP行业竞争格局是怎样?

答:就今年的项目中标情况来看,大型输引水项目的中标单位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国央企。今年公司连续在几个重大项目成功中标,也体现了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

6、对于跨区域调水项目的未来展望。

答:我们认为跨区域调水项目,至少在未来十年内,仍有持续的建设需求。未来实现我国水网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对水网建设进行进一步的提质。目前,许多大型输调水项目仍然是通过明渠输水,若升级为管道输水,一方面,可减少土地的占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水源的二次污染问题,有利于保障水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大型输调水工程建设仍有一定的持续期。

7、防腐钢管等新业务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2022年度,公司3PE防腐钢管等钢管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000余万元;公司除传统PCCP外的新产品业务营收占比,大概在25%左右。

8、公司未来业务转型发展方向?

答:未来2至3年,公司将围绕目前的核心业务领域,向综合型的技术与服务商转型,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品类。

按照用途分类,水大概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居民生活用水,第二类是工业用水,第三类是生态补水,第四类是农业用水。按照归口管理部门,我们的客户则可划分为水利部门和水务部门。客户目前有三大核心需求,第一个是安全,第二个是环境友好,第三个是性价比。在水的这个大应用场景里面,会涉及到管、阀、泵、仪,以及信息化和运维控制等众多的产品与服务。

未来公司将立足于水利、市政、石化、核电四大核心产业领域,利用多年来积累的行业资源禀赋,进行产业链延伸,寻求有限多元发展,逐步实现由工程材料向工业材料方向转变。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