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2023-08-2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汇川技术2023-08-22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08-22 汇川技术 - 业绩说明会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30.95 6.15 1.45% 1487.17亿 0.55%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5.77% 35.77% 8.56% 8.56% 12.68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34.63% 34.63% 12.68% 12.68% 22.49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6.51 17.31 89.03 5.20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45.25 111.18 48.98% -0.03% 7.94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4-04-15
报告期 2024-03-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6.85亿 48.71亿 2024-03-31 预计:净利润74715-85922 1.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快速增长,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同比稳健增长,智慧电梯业务收入同比略有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影响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3.报告期内,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主要原因系股权类投资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4.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好,主要得益于:①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快;②公司在加大国际化、能源管理、数字化等战略业务投入的同时,对费用进行总体调控,公司研发、销售、管理等费用合计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参与机构
总体参会人员约1076人
调研详情
一、2023年半年度经营回顾及对2023年全年经营目标的展望,主要内容如下:

上半年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除新能源汽车行业外的其他行业增长乏力,公司通过“上顶下沉”“控本降费”等经营措施,使得上半年公司业绩逆势增长。具体的经营情况如下:

(一)2023年半年度经营回顾

1、2023年上半年整体情况

(1)营业收入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24.51亿元,同比增长19.76%。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①通过“上顶下沉”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半导体、化工等行业的结构性机会;②基于工艺理解的多产品解决方案优势;③国产化率提升背景下,汇川的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凸显。

(2)归母净利润

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5.17%。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是:①公司在数字化、能源管理、国际化业务等战略业务投入加大;②员工薪酬费用与股权激励费用增加;③股权类投资项目收益同比减少。

(3)扣非归母净利润

上半年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是18.67亿,同比增长7.05%。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大约2.09亿,主要是政府补贴、股权类项目公允价值变动。

(4)现金流、ROE&毛利率

上半年净经营性现金流是7.48亿,主要是公司票据贴现回款增加。上半年加权平均收益率为9.95%,下降了1.79个百分点。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6.27%,同比基本保持稳定,下降0.1个百分点。毛利率略降的主要原因是:①低毛利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提升;②通用自动化、智慧电梯业务毛利率有所上升。

(5)费用

上半年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的费用率为21.3%,同比上升1%;费用合计为26.5亿,同比增长26%。费用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是:①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增长较快,管理费用略有增长;②员工薪酬费用、差旅费、技术服务费相应增加;③股权激励费用增加。

公司一直坚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上半年研发投入为12.95亿,研发费用率10.40%,主要在数字化、能源管理、新能源汽车、工具软件等战略业务投入比较大,其次是员工薪酬和股权激励费用。

2、2023年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情况

(1)通用自动化--逆势而上

因公司今年通用事业部实行战区化管理,所以把工业机器人业务并入了通用自动化业务,统计口径相应调整。

通用自动化业务是面向比较广泛的设备制造业和流程型工业,上半年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68.55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55%,同比增长15.52%,实现了逆势增长。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同比下降约2.5%。

通用自动化业务经营亮点:

在市场拓展方面,①能源、重工、过程工业、通用区域等SBU较快增长,特别是硅晶、储能、空调与制冷、有色、半导体、石油、港口等行业增长较快;②强攻TOP客户、拓展离散市场、搭建渠道生态。

在产品和技术方面,①推出新产品:全液冷储能终端及工商业一体机、重载机器人、数控系统、电磁阀、直线导轨(并购);②中大型PLC切入部分行业核心工艺;③工程传动/多传产品助力高端重型装备产业国产化。

在内部运营方面,实行战区化作战模式,将原来的强行业线模式调整为“行业+战区”模式。

上半年工业自动化行业下滑,但公司各产品实现了逆势增长,公司私服系统、低压变频器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均跃居第一,小型PLC在中国市场份额第二,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份额跃居为第六位,其中SCARA机器人仍然保持中国市场份额第二名。公司主要产品中,通用变频器实现收入22亿元,通用伺服实现收入29亿元,PLC&HMI实现收入8亿元,工业机器人3.5亿元。

(2)新能源汽车--厚积“博”发

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主要产品是电驱系统(电控、电机、电驱总成)和电源系统(DC/DC、OBC、电源总成)。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29.67亿元,同比增长48%,占上半年营业收入的24%。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增速约42%,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速高于行业增速。

新能源汽车业务经营亮点:

在市场拓展方面,经过7年的投入,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取得了“博”发的态势:①客户结构实现多样化:新势力、传统车企均增长迅速,海外车企SOP放量;②产品多样化:高比例研发投入造就了公司技术和产品的多元化,上半年公司电控、动力总成产品仍然是两大支柱,另外电源产品加速放量;③下游车型多样化:新能源汽车的三款车型(纯电动、增程式混动、插电式混动),公司均有解决方案且实现了批量化销售。

在产品和技术方面:①公司20,000转高功率密度动力总成开始批量交付;②第二代SiC电机控制器即将批量;③分布式驱动总成、多合一电驱动总成、第四代动力总成等新产品及解决方案都在陆续推向市场。

在内部运营方面:①在产能提升方面,常州新能源一期工厂产能稳步爬坡,二期工厂部分产线布局完毕并启动局部投产工作;②联合动力IPO事项按节奏顺利推进。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电控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为第三名,前两名分别是比亚迪和特斯拉,均为自产自销,公司是第三方电控供应商的第一名;电驱总成在中国市场份额为第六名;电机在中国市场份额为第七名。

(3)智慧电梯--稳中求进

上半年智慧电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24亿元,同比增长7%。

智慧电梯业务经营亮点:

在市场拓展方面:①国内大配套业务同比增长超过20%;②TOP跨国企业客户份额提升;③海外电梯业务同比增长50%。

在产品和技术方面,①推出“汇川超体”智慧电梯解决方案;②新一代无接触器电梯控制柜、门机轿顶一体化控制器等新产品实现批量销售。

在内部运营方面,推进贝思特与集团的融合和资源共享,平台化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费用及运营成本有所降低,智慧电梯业务毛利率有所提升。

(4)轨道交通--固本培元

轨道交通业务主要是牵引系统。上半年轨道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13%。

轨道交通业务经营亮点:

在市场拓展方面:新增中标订单总额1.83亿,主要是济南地铁4号线小排量永磁牵引项目、苏州地铁3号线/7号线改造项目、深圳地铁3号线增购项目。

在产品和技术方面:①市域列车牵引系统已完成首轮样机开发并启动第三方测试;②车载空调控制设备已完成送样装机试点;③会同广州地铁完成广州1号线永磁牵引系统改造,树立样板点;④会同苏州地铁完成国内首列“全碳化硅变流+永磁直驱”牵引系统载客前评审并正式投运。

(5)数字化业务--锚定方向

在市场拓展方面:①自动化+数字化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公司目前数字化业务规模不大,但属于公司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数字化业务主要是强化自动化+数字化融合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纺织数字化、港口数字化方面,与top客户开展多个项目合作;②数字空调、厂务管理、数字园区业务在锂电、医药等行业龙头客户取得突破。

在产品与技术方面:①发布InoCube数字化平台迭代版本;②基于统一平台构建IoT通用平台、综合能源管理、数字公辅等产品,数据无缝打通;③推出PAC800+标准化编程平台InoQuickPro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内部运营方面,发展空调节能、边缘计算、3D数字孪生、集成交付等领域的生态伙伴。

(6)国际化业务--持续推进

在市场拓展方面:①区域方面,依托海外本土团队,在印度、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取得较好的销售收入;②产品方面,电梯产品仍为海外业务主力,低压变频器、伺服等产品销售稳步提升;③行业线出海方面,在空压机、空调与制冷、注塑机、木工等具有典型特色解决方案的一些行业机会点,把公司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推向海外,并已在多个行业实现重点客户的突破。

在产品与研发方面,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加强本地化建设,加强欧洲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匈牙利工厂落地。

(7)其他重要管理事项

①积极开展ESG逆向改进和正向设计工作。公司成立可持续发展办公室来推进ESG逆向改进和正向设计工作,2023年上半年形成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数据库;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积极回应其对公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需求;推动上游供应商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成立节能减排项目组,对空调等重点能耗类型设备进行重点管控。

②继续深化管理变革。公司2023年上半年升级了流程管理体系;在变革中导入了EA架构;全面开展主数据和业务对象的治理工作,初步开展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二)2023年全年展望

1、各行业发展趋势与潜在机会

通用自动化:①部分传统行业需求有所恢复;②项目型市场机会增多;③国企/央企的国产化/自主可控机会会更多;④全球TOP客户引入中国供应链机会;⑤中国工厂出海带来的中国供应链的机会。

新能源汽车:①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②新能源汽车消费/生产模式变化,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的用户体验是中国汽车的优势。

智慧电梯:①跨国企业的全球分支机构引入中国供应链,汇川会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对象;②跨国企业全球平台产品的机会。

从上面可以看出,下游还是有较多机会的,汇川要发挥识变抓变的能力。

2、未来三大战略业务

公司当前四大业务是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和轨道交通,为了支撑公司未来的增长,成为世界领先的公司,还必须在三大方向发力:

(1)能源管理。这是全球基于双碳战略下的重要业务方向。公司现在能源管理产品还比较单一,主要是PCS,后续会陆续推出包括数字能源管理在内的能源管理产品。

(2)数字化。提供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公司如何高效地把自动化+数字化融合在一起,给客户带来更优的体验,这是自动化厂家的责任,也是推动整个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力量。

(3)国际化。基于国内形势及全球贸易形势,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走向全球市场是必须选择的道路,汇川在这条道路上稳健地去推进国际化进程。所以汇川未来的三大战略业务就是能源管理、数字化、国际化。

3、2023年经营目标

公司维持全年经营目标不变,营业收入增长20%-40%,归母净利润增长10%-30%。

二、主要问答

1、公司新能源汽车海外业务有很大进展,公司接下来的规划情况如何?乘用车产品是电源还是电控产品为主?海外业务毛利率和净利率等盈利情况如何?

回复:

公司新能源汽车今年上半年确实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①产品收入主要是电源产品,海外客户选择公司的电源产品是因为公司产品符合车规级,能进入欧洲市场,公司在车规级方面投入较大,2017-2018年通过了大众的质量体系、软件体系的认证;②海外定点车型的研发收入,公司按照研发进展进行部分收入确认,今年上半年进行了部分研发收入确认。海外业务整体毛利率相比国内好一点,未来公司要努力拓展电控业务和动力总成业务,这是公司的重要方向。汽车业务的国际化,是公司国际化业务的重要组成。

2、海外业务同比增速很高,海外收入的业务组成以及增速情况如何?海外业务下半年和明年展望如何?

回复:

海外业务电梯占主要部分,增长较快,约占海外业务收入的40-50%;汽车业务占30%左右;其他是工控,虽然占比不高,但增速较快,体现了公司国际化措施的落地和收获。公司长期三大战略之一是国际化,尤其是工业自动化产品的国际化在加大投入。长远来看,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要达到20%。

3、中大型PLC与小型PLC比较,发展机会和未来展望如何?

回复:

战略意义上中大型PLC更重要,带有核心工艺、复杂的运动控制,需要高速、高性能,公司投入力度大,但是拓展起来有难度,主要因为:①竞争对手主要是外资品牌公司,品牌实力强;②产品带有典型工艺特色,客户有用户习惯,切换较难;③复杂的工艺应用场合,如果不给国产品牌机会,拓展起来较难。但过去三年,公司在有些行业已经不断迭代、升级、满足了客户需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