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蓝讯2023-10-1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中科蓝讯2023-10-1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10-18 中科蓝讯 - 特定对象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24.75 1.71 - 63.64亿 2.40%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18.19% 18.19% 11.07% 11.07% 15.12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20.43% 20.43% 15.12% 15.12% 0.74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0.39 10.58 87.94 3.46 0.0047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254.45 13.10 24.57% -0.32% 0.46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3.87亿 11.04亿 2024-03-31 - -
参与机构
平安资产,华泰证券,华安证券,甬兴证券,兴银理财,天风证券,利信资产,中信证券,JP 摩根
调研详情
公司简介:

中科蓝讯主营业务为无线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公司逐步形成以蓝牙耳机芯片、蓝牙音箱芯片、智能穿戴芯片、无线麦克风芯片、数字音频芯片、玩具语音芯片、IoT芯片、语音识别芯片八大产品线为主的产品架构,产品可广泛运用于TWS蓝牙耳机、颈挂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商务单边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车载蓝牙音响、电视音响、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麦克风、语音玩具、物联网设备等无线互联终端。公司是业内较早采用RISC-V指令集架构作为技术开发路线的芯片设计企业,基于开源的RISC-V指令集架构,配合开源实时操作系统RT-Thread,自主开发出高性能CPU内核和DSP指令,实现了各种音频算法。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小米、realme、TCL、传音、魅蓝、NOKIA、飞利浦、联想、铁三角、创维、纽曼、山水、惠威、摩托罗拉、喜马拉雅、倍思、boAt、Noise、科大讯飞、夏新、网易、唱吧、QCY、天猫精灵、魔声Monster、Sudio等终端品牌供应体系。

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在变化中步入稳定,消费电子行业也逐步回暖,下游及终端需求有所增强。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新产品规划,提升公司研发投入的转化率。随着公司讯龙系列产品在市场的持续渗透,以及现有产品性能升级,公司盈利能力正逐渐提升。未来随着IoT芯片、语音识别芯片、玩具语音芯片、无线麦克风芯片等新产品的推出,公司的产品线将进一步横纵向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和客户范围也随之扩大。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309.21万元,同比增长20.51%,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加20.38%。

问答环节:

1、请问公司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公司主要产品为蓝牙耳机芯片、蓝牙音箱芯片、智能穿戴芯片、无线麦克风芯片、数字音频芯片、IoT芯片、语音识别芯片等,其中蓝牙耳机芯片占比61.56%,蓝牙音箱芯片占比23.14%,数字音频芯片占比5.96%,智能穿戴芯片占比4.37%。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市场需求复苏、新产品推出及现有产品升级、讯龙系列销量提升三大因素影响。

(1)市场需求复苏:蓝牙耳机作为消费电子标准品产品,功能较为固定,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在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售价及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购买频率也显著高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根据Canalys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报告,TWS耳机的出货量达6,816万部,同比增长8%,其中boAt、QCY在新兴市场的增速明显。受耳机市场需求复苏影响,公司凭借优秀的性能优势,在现有白牌市场的基础上,持续渗透品牌市场,已被搭载于小米RedmiBuds4活力版与realmeBudsWireless3的耳机产品中。

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近年来中国智能音箱行业经历了爆发式高速增长阶段,目前市场逐渐进入平稳期。2021年中国智能音箱销售额增长16.4%达到86.5亿元,2022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2,631万台,市场销售额为75.3亿元,同比下降28%。高音质成为智能音箱市场的新增长点。2022年,高音质音箱销量占比达到3.7%,较去年上涨1.5%。行业正值转型升级时期,向高价值高端化方向布局,不断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研发设计高端讯龙系列芯片,满足音箱高音质要求,目前音箱芯片营收占比相对22年有所增长。

CounterpointResearch公布的最新报告中显示,在经历了2022年第4季度、2023年第1季度连续两个季度的下滑之后,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在2023年第2季度同比增长了11%。报告称该季度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70%,是全球市场反弹的主要力量。公司讯龙系列产品已陆续应用于智能手表,每季度保持稳定并持续增长的销售金额。

公司上半年共实现61,217万颗无线音频芯片销量,同比增长38.25%。

(2)新产品推出及现有产品升级:公司在不断加强研发投入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新产品规划,提升公司研发投入的转化率。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OWS耳机芯片、无线麦克风芯片、数传BLESoC芯片等多款新产品,同时对现有智能蓝牙音频芯片、可穿戴产品芯片进行持续升级,基本将全产品线升级至最新的BT5.4蓝牙协议,保障稳定的无线连接和低延时的无线传输,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降低功耗;讯龙系列部分产品采用了CadenceHiFi4DSP,极大提升了产品算力与集成度,同时快速支持第三方算法集成。

(3)讯龙系列销量提升:公司推出的“蓝讯讯龙”系列高端蓝牙芯片受市场高度认可,凭借出色的性能表现和性价比优势,目前被搭载在小米、realme等多家品牌的产品,每月出货量保持稳定增长,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增长。讯龙系列毛利率相对于AB系列毛利率较高,随着占比的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随之改善。

在市场需求复苏、新产品推出及现有产品升级、讯龙系列销量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同比环比增长,未来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2、公司国内、海外营收占比情况是否有变化?

公司主要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下游客户均为国内公司,由下游方案商、板卡厂等进行开发设计后销往终端市场。目前无法精确统计终端客户情况及所在地区,根据公司同下游客户跟踪交流,目前估计品牌客户占比大约为百分之十以上,白牌客户在百分之八十多。国外终端客户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南亚地区、非洲、欧美等市场。2023年上半年,公司讯龙系列产品营收占比提升,品牌客户推进取得重大突破,进入一线手机品牌供应链并实现大规模量产,二线品牌客户也在持续拓展,营收占比持续提高。公司芯片产品在国内销售,终端产品面向全球客户,根据国内海关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无线耳机出口数量呈现复苏趋势。公司海外市场出货量也有所增长,占比约为60-70%。

3、公司库存情况如何?

公司属于备货式生产,主要库存压力在原厂,下游经销商会做短期周转备货,正常情况下公司可以做到接单即发货。公司结合下游客户预测、上游晶圆厂产能情况等因素,对原材料采购及成品进行合理规划。2023年以来,公司出货量基本保持在正常水平,考虑到下半年即将进入销售旺季,公司主动备货为下半年销售做准备。目前公司出货稳定,保持在业务流转合理水平,后续需结合行业政策、市场情况等判断行情变化。

4、公司未来三年是否有业绩指引?

公司于2023年初推出《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设立了2023年至2025年业绩考核指标:2023年营业收入14亿,2024年营业收入18亿,2025年营业收入23.5亿。公司将依托现有业务,积极拓展蓝牙、WIFI应用场景,保持业绩的健康可持续增长,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5、公司对于新产品的规划如何?

公司在现有音频芯片的基础上,围绕蓝牙、WiFi两个连接渠道,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及客户资源,持续孵化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和拓宽销售渠道,培育潜力市场,扩大下游新的应用场景,着重加强可穿戴芯片、物联网芯片和WiFi芯片的研发投入。未来随着IoT芯片、语音识别芯片、玩具语音芯片、无线麦克风芯片等新产品的推出,有望扩大下游应用场景和客户范围,持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6、请公司介绍下研发投入增长原因和研发人员未来招聘计划。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技术研发优势,加强研发人才招募力度,研发人员数量、其他研发物料投入均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研发人员达到188人,较上年同期114人增长65%。同时,由于新产品研发进度的推进,公司2023年上半年光罩费较上年同期增长1,515.93万元。

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实施、品牌客户的导入及业务规模不断扩展,公司对于研发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物料投入也会有所增长,研发费用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公司将根据发展需求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稳步培养优质人才,费用率会保持在合理范围。

在接待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等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的相关规定,与来访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