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柏科技2024-01-3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雷柏科技2024-01-31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1-31 雷柏科技 - 投资者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96.79 2.83 - 33.01亿 1.65%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88% -3.88% 48.16% 48.16% 6.84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31.23% 31.23% 6.84% 6.84% 0.30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15.16 8.95 94.41 91.44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88.85 104.49 7.07% -0.56% 0.06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0.09亿 0.13亿 2024-03-31 - -
参与机构
长江证券,华夏基金
调研详情
一、公司情况概述

雷柏科技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主营ODM业务,2007年成立自主品牌“RAPOO”,主推无线外设产品,以2.4G无线办公外设在市场树立品牌印象,并得以规模化发展,后续期间逐步搭建布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销售网路;2014-2018年进行产业探索,2019年底内部变革,从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制造厂商转型为消费电子品牌商,集中精力与资源于市场端与开发端。现阶段,公司短期将以“电子竞技”作为主要发力点,进行游戏外设的无线化革新。2022年底推出“+计划”联合IC开发及自主算法,目前已推出的“V+”系列打造低延时、长续航、远距离、抗干扰的无线游戏外设产品,同时升级无线办公方案的“M+”无线跨屏传输技术,实现在多元、多屏的办公场景下快速迅捷处理事务;升级“C+”分离式按键预压校调技术,按键手感一致性校调,实现更快触发和回弹反馈。

二、提问环节,主要问题如下:

1.公司如何看待公司在键鼠行业的增长空间?

答:曾经智能终端冲击PC端时,公司的确担忧过外设产品的增长空间。不过经历长时间的市场实际反馈,综合同行友商的经营数据,相较于公司以前年度的销售规模,我们认为自身还有足够大的增长空间。公司近年不断提升产品关注度,深入钻研产品设计及技术升级等方面,通过持续推进“+计划”,赋能公司无线电竞产品,优化使用感受;近期推出的V+IoT无线电竞馆数智方案系统已在逐步尝试打开网吧新通路,该方案实现了智慧管理、独立系统、监控防盗、自动对码、双重方式充电、电量可视化、V+技术保障数百台规模场景免干扰,赋能无线电竞馆。

2.公司对鼠标的升级会在哪些方面提升使用感受?

答:公司内部推进的“+”计划包括“V+”无线游戏技术、“C+click”按键技术、“M+”无线跨屏技术,其中“M+”无线跨屏技术主要应用与无线办公产品,在同一个无线产品连接多台设备的情况下,此技术可以使消费者在办公时实现多台设备之间跨屏操作,无缝传输文件,提升工作效率;“V+”无线游戏技术及“C+click”按键技术主要应用于公司的无线电竞产品中,V+打造低延时、长续航、远距离、抗干扰的无线游戏外设产品,C+按键手感一致性校调,实现更快触发和回弹反馈;公司的部分产品如vt9pro,搭载V+及C+技术,双高速版可以做到无线4K,有线8K的回报率,最高续航可达160小时,在长续航的加持下,通过高回报率及支持微调的50-26000dpi灵活满足用户需求。

3.公司的销售模式是怎样的?

答:公司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多渠道销售的模式,较早开始海内外销售渠道的铺设,目前已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地区铺设销售网络,未来会持续跟进新零售场景,探索多元营销模式。

4.公司短期内的发展目标?

答:短期公司会以“无线电竞”作为主要发力点,进行游戏键鼠的无线化推广,通过不断升级及推出新的无线产品提升公司的无线印象,同时对市场新风向、新技术、新业态及消费者偏好变化等方面保持紧密关注及跟进,适时调整内部产品的研发及设计。

5.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是什么?

答:公司短期会着重落脚于夯实现有业务,加强技术储备;但会紧密关注市场动态,挖掘公司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接待过程中,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定,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签署了调研《承诺书》。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