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2023-09-05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澜起科技2023-09-05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09-05 澜起科技 - 特定对象调研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92.16 5.91 - 603.26亿 1.52%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75.74% 75.74% 1032.86% 1032.86% 30.30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57.70% 57.70% 30.30% 30.30% 4.25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2.93 29.27 67.58 287.79 0.0029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138.42 31.29 4.60% -0.25% 1.92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4-04-11
报告期 2024-03-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1.18亿 0.35亿 2024-03-31 预计:净利润21000-24000 2024年第一季度,从公司两大产品线来看: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6.95亿元,创该产品线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历史新高(前次记录是2022年第一季度的5.75亿元);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0.39亿元。自今年年初以来,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司部分新产品(如PCIeRetimer、MRCD/MDB芯片)开始规模出货,推动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相关新产品的情况具体如下:1、PCIeRetimer芯片: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的快速增长,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及卓有成效的市场拓展,澜起科技的PCIeRetimer芯片成功导入境内外主流云计算/互联网厂商的AI服务器采购项目,并已开始规模出货。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PCIeRetimer芯片单季度出货量约为15万颗,超过该产品2023年全年出货量的1.5倍。2、MRCD/MDB芯片:受益于AI及高性能计算对更高带宽内存模组需求的推动,凭借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研发进度,搭配澜起科技MRCD/MDB芯片的服务器高带宽内存模组已在境内外主流云计算/互联网厂商开始规模试用。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MRCD/MDB芯片单季
参与机构
T. Rowe Price,JP Morgan,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调研详情
(一)交流的主要问题及答复

问题1:AIGC的快速发展会对服务器相关芯片产生哪些新的需求,澜起的产品是否有机会分享这一机遇?

答复:AIGC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算力”需求快速增长,系统需要更高、更强的算力,也会直接带动“存力”需求的持续增长,系统需要带宽更好、容量更大的内存。在“算力”和“存力”增长的同时,对“运力”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运力”可以理解为在计算和存储之间搬运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系统需要更高的带宽、更快的传输。

澜起是一家为AIGC计算提供“运力”的企业,公司近年来深耕相关互连技术,包括内存互连、PCIe互连以及CXL互连技术等,这些高速互连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运力”,澜起基于上述技术研发的几款芯片,包括MRCD/MDB、PCIeRetimer、CXLMXC等,将在未来AIGC的计算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题2:请介绍下DDR内存接口芯片的发展历程,公司是如何成长为该领域内全球领先的供应商,相关技术门槛和商务门槛有哪些。

答复:随着JEDEC标准和内存技术的发展演变,公司一直在内存接口芯片这个赛道深耕,先后推出了DDR2-DDR5系列内存接口芯片。DDR2世代,全球同类产品供应商可能超过10家,经过市场竞争及淘汰,行业的主要供应商逐步减少,到DDR3世代减少到5家左右,到DDR4世代主要剩下3家,并在DDR5世代维持三家供应商的格局。

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潜心研发,DDR4世代,公司发明的“1+9”分布式缓冲内存子系统框架被JEDEC采纳为国际标准,公司逐步成为行业领跑者;DDR5世代,公司牵头制定内存接口芯片的国际标准,相关技术全球领先,在该领域享有重要话语权。

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技术和商务门槛非常高。首先,该产品属于高性能、高速、非线性模拟及数模混合电路,产品研发难度大,需要长期积累相关的知识产权和设计研发经验。该产品的关键和基础专利已被行业龙头拥有,新进入者不仅需要长时间积累相关技术能力,还要能够不侵犯他人专利。

其次,新进入者还需及时获得JEDEC相关标准的最新进展,并且在产品开发早期就要和主流CPU及内存厂商进行密切的技术交流。

最后,产品研发出来之后还需要经过主流CPU、内存模组和系统厂商严格的测试、验证,才能开始客户导入。新进入者面对的下游客户和合作伙伴都是行业龙头公司,商业准入门槛非常高。综上,该产品的研发及验证导入周期冗长,新进入者如果现在进场研发目前行业龙头已认证完毕的子代产品,假设其最终能够完成客户导入,相关产品也已进入生命周期尾声。所以,即便有新进入者从现在开始布局,也很难在中短期内对竞争格局产生实质影响。

问题3:在内存模组由DDR4世代迁移到DDR5世代的过程中,公司如何保持相关产品的竞争优势?

答复:首先,公司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公司牵头制定DDR5内存接口芯片国际标准,在该领域有重要的话语权。同时,公司在DDR5子代更迭过程中,保持研发进度领先:2022年5月,公司在业界率先试产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2022年12月,公司发布业界首款DDR5第三子代RCD芯片工程样片。此外,2022年9月,公司还发布了业界首款DDR5CKD芯片工程样片,该产品未来将用于台式机及笔记本电脑的内存模组。

第二,公司产品保持一贯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对于用于服务器领域的核心芯片,这点尤为重要,公司因此深得客户的信赖,多次获得客户颁发的供应商奖项。

第三,在DDR5世代,除内存接口芯片之外,公司还可提供用于DDR5内存模组的配套芯片,包括SPD/TS/PMIC,公司可为DDR5系列内存模组提供完整的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解决方案,是目前全球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两家厂商之一。

最后,公司核心研发团队保持稳定,有利于研发资源的沉淀和产品持续的更新迭代。

问题4:一台配置GPUBOX的AI服务器需要几颗Retimer芯片?公司的Retimer芯片是否可以使用在该领域?

答复:随着AI应用的增长,需要配置GPUBOX的场景越来越多,对PCIeRetimer芯片的需求也将增加。以一台典型的配8个GPU的AI服务器为例,考虑对信号完整性和传输速率的要求,系统需要配置8颗乃至16颗PCIeRetimer芯片;如果是搭配16个GPU的AI服务器,需要配置的PCIeRetimer芯片会相应增加。根据行业分析,PCIe5.0Retimer芯片的市场规模较PCIe4.0有望明显增长,同时,出于供应安全的考虑,客户一般会选择2-3家PCIe5.0Retimer芯片供应商来供货。

作为全球领先的两家PCIe5.0Retimer芯片供应商之一,公司研发领先,并且公司自研的PCIeSerDesIP已成功应用于该产品中,在产品未来的持续迭代过程中,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

问题5:请问从哪一代服务器平台会开始使用MRCD/MDB芯片?该产品预计从什么时候开始上量?

答复:根据相关主流服务器CPU厂家最新公开信息,其支持MRDIMM的服务器CPU平台计划于明年发布,用于MRDIMM的MRCD/MDB芯片有望从明年开始逐步上量。

问题6:请问在下游使用CXL内存扩展的典型应用中,一台服务器需要几个CXLMXC芯片?

答复:从公司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在使用CXL内存扩展的典型应用场景中,一台双路服务器可能需要4-8个CXLMXC芯片。但CXL内存扩展相关应用才刚刚起步,目前尚未大规模量产,相关需求以市场实际情况为准,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问题7: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提升明显,请问主要原因有哪些?公司对下半年毛利率的趋势怎么判断?

答复:从内存接口芯片的价格规律来看,一般来说新子代产品因技术和性能升级,其起始销售价格较上一子代有所提高,上量后该子代产品的销售价格逐步降低。通过子代的持续迭代,从而维系内存接口芯片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DDR5内存接口芯片较DDR4世代的产品,其起始销售价格有明显提升。

受益于DDR5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占比提升,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58.83%,较第一季度提升5.54个百分点;互连类芯片产品线毛利率为59.55%,较第一季度提升5.6个百分点。

根据行业对DDR5渗透节奏的展望,预计2023年底渗透率可能达到25%-30%,2024年中渗透率可能超过50%。因此,随着DDR5相关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内存接口芯片的平均毛利率有望稳定向上。由于公司现有产品种类较多,不同产品的毛利率差异较大,因此公司综合毛利率与产品结构密切相关,存在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问题8: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未来的出货节奏如何?

答复:目前公司出货的DDR5RCD芯片以量产的第一子代产品为主,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于去年试产,今年已有小规模出货。随着支持DDR5第二子代内存产品(速率为5600MT/S)的服务器CPU平台推出时间临近,预计DDR5第二子代RCD芯片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

问题 9:MRDIMM 的作用是什么?未来 MRDIMM 上量后对MRCD/MDB芯片的影响如何?

答复:AI及大数据应用的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演进推动服务器CPU的内核数量快速增加,迫切需要大幅提高内存系统的带宽,以满足多核CPU的各个内核的数据吞吐要求,而MRDIMM正是基于这种应用需求而产生。相较传统的RDIMM,MRDIMM可以同时访问内存模组上的两个阵列,提供双倍带宽。而MRCD/MDB用于MRDIMM,相较于同时期的内存接口芯片,其设计更为复杂、支持速率更高,价值量将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由于MRDIMM采用了“1颗MRCD+10颗MDB”的架构,随着其未来渗透率的提升,将极大增加行业对MDB芯片的需求。

问题10:请公司介绍CXLMXC芯片在内存扩展、内存池化方面的应用、未来的市场空间以及公司的量产进度。

答复:CXLMXC芯片基于下游对内存容量持续增长的需求应运而生,主要应用于两个方向,内存扩展和内存池化。

首先大规模应用的将是内存扩展,目前主流的内存厂商已相继推出CXL内存扩展产品。公司在去年5月全球首发MXC芯片后,已与全球多家顶级云计算厂商及内存龙头企业开展合作。今年5月,三星电子推出其首款支持CXL2.0的128GBDRAM,并表示将于今年量产,加速下一代存储器解决方案的商用化,公司的MXC芯片被用于该解决方案,是其中的核心控制芯片。另一方面的应用是内存池化,其作用更多是提升整个数据中心的经济效益,比如平衡服务器内存波峰波谷的需求。

美光科技曾预测CXL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20亿美金,到2030年有望超过200亿美金。MXC是CXL内存扩展和内存池化相关应用的核心控制芯片,行业预期MXC芯片将在上述市场规模中占据重要价值。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第一代CXLMXC芯片量产版本的流片及样品制备,目前正在推进量产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有望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该产品预计明年开始进入上量爬坡阶段。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