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A2023-11-2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京东方A2023-11-2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3-11-28 京东方A - 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47.12 1.21 1.48% 1547.52亿 0.75%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20.84% 20.84% 297.80% 297.80% 1.05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14.48% 14.48% 1.05% 1.05% 66.46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2.17 9.11 99.52 0.89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55.43 61.97 52.47% 0.39% 10.38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2024-04-12
报告期 2024-03-31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6.68亿 1458.25亿 2024-03-31 预计:净利润80000-100000 1、报告期内,半导体显示行业虽处于传统淡季,但得益于良好的供给格局和下游需求的提前释放,行业景气度于春节后显著回暖,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均有所增长。2、LCD方面,需求端受体育赛事备货需求和高涨价预期的影响,终端客户订单提前释放。供给端始终坚持“按需生产”策略,二月受春节、岁修影响,稼动率维持较低水平;三月受订单释放提振,稼动率快速提升。产品价格方面,TV类产品价格自二月起全面上涨,三月涨幅呈扩大趋势;IT类产品价格回升态势开始初步显现。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产能优势,以创新提升产品价值,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3、OLED方面,2023年公司柔性AMOLED产品单年出货量创新高,2024年一季度出货量仍保持同比增长,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目标1.6亿片,同比增长超30%。公司持续发力柔性AMOLED高端需求,尤其是在折叠为代表的高端产品上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公司AMOLED业务在短期仍面临较大折旧压力,随着出货量的进一步提升和高端产品的进一步发力,成熟产线的盈利能力将有望持续改善。4、2024年,公司将坚定不移落实“聚焦主业、高质发展”的经营策略,
参与机构
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皓峪资本,远信(珠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红杉资本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深圳昭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域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上海朴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砥俊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亘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横琴智合远见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广州睿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财富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合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Nomura,华润元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益和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明亚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博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诚旸投资有限公司,香港横华怡泰基金,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开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天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琮碧秋实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玄鹿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百川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建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恒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骊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博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弘毅远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山楂树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星展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红土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红筹投资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江海证券有限公司,上海睿亿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全天候私募证券基金投资管理(珠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方阿尔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悦溪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汇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第五公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互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东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懿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棕榈湾投资有限公司,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聚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泰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长城财富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幻方量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玄ト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福州开发区三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淳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Jeneration Heritage,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沣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Hel Ved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粤民投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创富兆业金融管理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晨脉创业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西藏源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蜂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Point72 Hong Kong Limited,浙江旌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理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明世伙伴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巽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Balyasny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Limited,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富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鲍尔赛嘉(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磐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君和立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易同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志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石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双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弥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鹤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国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禾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长城财富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裕资本,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昊泽致远(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咏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枫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宁波燕园世纪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拾贝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胜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凯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玖鹏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丰琰投资管理(浙江自贸区)有限公司,上海弘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宏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MARCO POLO PURE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毅立集团,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活力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广州玄甲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德邻众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润晖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鑫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奇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明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藏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华兴益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调研详情
今日,公司宣布拟投资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2290mm×2620mm),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高端触控显示屏,主攻中尺寸OLEDIT类产品,项目建设周期约34个月。

就本投资项目,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问答交流,情况如下:

1、请公司介绍下本次投资合作方情况。

答:相关合作方为公司初步拟定。后续,公司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审慎确定投资合作方。

2、公司自有资金出资多少?是否有融资计划?

答:项目计划总投资630亿元人民币。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380亿元,其中京东方筹集资金199.994亿元,两个合作方分别筹集资金90.003亿元;项目公司通过银行贷款250亿元。

目前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能够满足投资需求,暂无股权融资计划。

3、公司投建第8.6代AMOLED生产线的原因?

答:通过投资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公司建设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半导体显示生产线,有望同步国际同业所推出产品,抢占高世代AMOLED半导体显示“蓝海”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提升公司半导体显示整体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同时,公司联合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共同推进中尺寸IT类产品向OLED屏的升级换代,开拓中尺寸OLED屏幕产品的广阔市场。

4、公司第8.6代AMOLED生产线采用的技术路线?什么是HybridOLED?该技术路线用于生产IT类OLED产品的优势?

答:在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积累的技术能力基础上,为更好的对应高端IT类产品,拟在第8.6代AMOLED生产线应用升级后的显示技术,在产品形态方面以 HybridOLED为主,同时兼容柔性OLED。Hybrid指使用玻璃为基底,结合TFE柔性封装技术;使用该技术结合公司成熟的背板技术及发光器件结构,能够使产品具有更低功耗和更长的寿命及更好的画质效果。

5、公司对第8.6代AMOLED生产线的资本开支规划?折旧计划?

答:第8.6代AMOLED生产线总投资630亿元人民币,设备投资约占6成以上。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预计,资本开支将主要在未来5年分期发生;考虑到产线点亮、爬坡、转固等时间安排,预计将有可能在2027年开始计提折旧。

6、OLED技术应用于IT领域将对现有IT市场格局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对LCD、MLED等技术形成冲击和替代?

答:根据咨询机构预测,在IT领域,未来LCD仍将是最主流的技术选择,而搭载MiniLED背光的LCD产品及OLED产品在高端市场将持续快速成长。具体来说,TPC、Notebook领域,随着第8.6代AMOLED生产线产能的逐步释放,OLED产品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成为高端产品的重要选择。而搭载MiniLED背光的LCD产品以其良好的性能等特性,也将在Monitor和Notebook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Monitor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在进一步巩固LCD产品、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投资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同步发展MLED业务,将助力公司实现高端IT领域更广泛的技术覆盖,从而满足客户更多的技术、产品需求,进一步夯实公司在IT领域的整体领先地位。

7、在“1+4+N”战略布局下,公司在车载、商显、MR等领域广泛布局,在OLED领域持续深耕,是否意味着半导体显示领域将进入新的创新周期?公司是否做进一步的战略规划?

答:为顺应显示行业的发展,基于公司在半导体显示与物联网产业的多年探索实践,公司提出了“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其核心是集成屏更多功能(技术)、衍生屏更多形态(产品)、植入屏更多场景(市场),从技术、产品、市场三个角度阐述了半导体显示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具体来说,在半导体显示方面,传统应用领域已发展的相对成熟,公司将持续巩固领先优势;在车载、MR、商用显示等众多新兴应用领域,公司着力推动新技术的应用落地,充分发挥如AMOLED、MLED、Micro-OLED、LCD等不同技术的优势特点,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更丰富的技术、产品选择。同时,在“屏之物联”的战略引领下,通过“1+4+N+生态链”业务发展架构的构建,逐渐实现从“单一器件价值创造”向“屏之物联全产业链价值创造”转变,并推动构建全新的价值增长体系。
kimi总结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