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中拓2024-05-14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浙商中拓2024-05-14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间
QQ空间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调研地点 调研形式
2024-05-14 浙商中拓 - 业绩说明会,网络远程
PETTM PB 股息率TTM 总市值 换手率
7.70 1.14 4.61% 53.16亿 0.56%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单季度)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归母利润同比(%)(单季度) 归母利润同比(%) 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3.08% 3.08% -7.83% -7.83% 0.74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单季度)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单季度) 毛利
1.73% 1.73% 0.74% 0.74% 7.70亿
销售费用/营业总收入 管理费用/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营业总收入 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带息债务 研发费用/总市值
0.28 0.31 99.94 0.45 -
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资产负债率 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
30.17 12.77 79.05% 0.18% 5.38亿
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带息债务 财务数据报告期
业绩预告
公告日期
报告期
业绩预告变动原因
-62.46亿 136.35亿 2024-03-31 - -
参与机构
以网络远程方式参与公司“2024年浙江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主题活动”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
调研详情
1、问:董秘您好!作为投资者,我对公司的主要业务非常关注。请问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在过去一年中,公司的主营业务有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有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您好,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产业客户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过去一年中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感谢您的关注。

2、问:请问新质生产力下,贵公司业务如何上“新”?

答:您好,公司积极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形势下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机会,加大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学习研究力度,积极引进专业团队和人才,开展场景应用与实践探索,寻求与公司业务相适配的模式及产业投资机会。感谢您的关注。

3、问:作为投资者,我对公司在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中的竞争优势非常关注。请问,公司在这个行业中有哪些独特的竞争优势?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有哪些具体的策略和措施?是否有考虑与其他企业合作或者开展创新业务来增强竞争力?

答:您好,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公司拥有深厚的生产资料供应链运营经验和专业背景,管理机制和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成熟,信息化“天网”和物流“地网”建设完善,资金统筹能力强,专业人才队伍稳定,已具备较强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同时,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新品类、新业态、新区域、新模式、新赛道的拓展力度,目前在新能源、再生资源、物流金融、国际化业务等领域已取得突破。公司对于与行业有竞争力的合作方开展创新业务一直保持关注。感谢您的关注。

4、问:针对公司的业务情况,我想了解一下是否存在业务下滑和市场空间缩小的情况?另外,公司是否能够如期完成今年的预定目标?对于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够听到您的详细解答。谢谢!

答:您好,根据公司2023年度报告,2023年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规模超55亿元,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0.65亿元,同比增长4.89%,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同时,供应链集成服务商的经营品类是随着国家战略和产业变迁而进行相应调整的,市场空间很大而且不断变化。公司将持续做好经营管理,努力完成业绩目标。感谢您的关注。

5、问:根据财务报告,我注意到公司的营业收入在不同季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想了解一下,公司对这种差异有何解释?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导致的,还是与市场竞争、产品销售策略等因素有关?另外,公司是否有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不同季度之间的营业收入差异,以保持稳定的经营状况?

答:您好,公司从事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行业,受行业特性影响,季度间收入存在一定波动。公司本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33亿元、546亿元、539亿元、513亿元,除一季度受春节因素影响导致收入规模较小外,各季度营业收入变动比例较小。感谢您的关注。

6、问:我想了解一下2023年度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的变化情况。我想了解的是,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变化?是否是由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市场份额扩大或者其他因素所致?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变化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您好,2023年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58.97亿元,较年初增加6.17亿元,主要是由于股票期权行权、中期票据变动、经营积累增加以及利润分配等的原因。感谢您的关注。

7、问:根据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数据,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并且最近一年的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请问公司对此有何看法?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公司是否有具体的应对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另外,公司是否有计划进行业务调整或者战略转型来提升盈利能力?

答:您好,公司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6.17亿元、4.90亿元、5.72亿元。根据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大华审字[2024]0011006464号审计报告“,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未发现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或情况”。感谢您的关注。

8、问:最近三个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存在较大的波动,这种波动是否与公司的经营策略、市场环境或者其他因素有关?公司对于这种波动有何解释?是否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稳定现金流量?未来公司是否有计划进一步优化现金流管理,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谢谢!

答:您好,公司从事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行业,必须通过增加流动资产投入带来相应的产出,且该投入需伴随业务的连续发展保持持续性不会中断,这会带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时点差异较大,存在季度波动。未来公司将加强资产管理,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提升盈利能力,优化现金流量管理。感谢您的关注。

9、问:请问公司是否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的情况?如果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引起的?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何影响?公司是否有计划逐步实现国际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披露?如果有,预计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

答:您好,公司作为A股上市公司,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定期报告,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目前,公司暂无按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披露的计划。感谢您的关注。

10、问:贵公司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是什么?这次变更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没有重大影响?另外,贵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是否考虑了投资者的利益和透明度?是否有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和备案?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次会计政策变更是否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和投资价值产生影响?

答:您好,202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财会〔2022〕31号),其中“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上述会计准则修订,公司需对原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进行相应调整。公司根据首次执行该解释的累积影响数,调整首次执行该解释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的政策变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变更后的会计政策更能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也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况。详见公司2023年度审计报告中的“财务报表附注三、(四十六)”。感谢您的关注。

11、问:请问公司在报告期内进行的重大非股权投资有哪些?这些投资涉及的行业是什么?投资金额是多少?投资进度如何?预计收益如何?是否已经披露相关信息?另外,公司对于这些重大非股权投资的战略意义和长期发展规划是什么?是否有进一步的投资计划?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投资是否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和增长潜力?

答:您好,报告期内公司进行的重大非股权投资有总部大楼建设项目,投资进度和情况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详见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和《关于投资建设公司总部大楼的公告》(2019-63号)。未来公司将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和战略布局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投资。感谢您的关注。

12、问:请问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过去的决策和经营中是否表现出稳定的长期战略?他们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和业务布局有何规划?另外,实际控制人的背景和经验是否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答:您好,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控股股东通过委派董监事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感谢您的关注。

13、问:请问公司的前十名股东中,持股比例最高的是哪家机构?他们对公司有何影响?另外,这些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有何作用?他们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和发展方向有何影响?是否存在与公司利益相冲突的情况?如果有,公司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答:您好,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持股比例最高的为控股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4.55%。控股股东通过委派董事、监事合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公司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及董事会负责制定和决策公司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控股股东不存在与公司利益相冲突的情况。感谢您的关注。

14、问:我对于公司的控股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情况很感兴趣。在报告期内,控股股东是否有增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况?如果有,增减持的原因是什么?对公司的发展有何影响?另外,控股股东是否有进一步增持的计划?谢谢!

答:您好,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不存在增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况。控股股东持股变动情况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15、问:公司董秘您好!我是一位投资者,对于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东情况非常关注。我注意到公司的前十名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想请问一下,公司的前十名股东中,是否有股份被质押或冻结?如果有的话,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和比例是多少?这对公司的股权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都有重要影响,希望能够了解相关情况。谢谢!

答:您好,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第二大股东杭州同曦经贸有限公司质押股票3000 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29%。感谢您的关注。

16、问:请问公司的前十名股东中,是否有股东参与了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如果有,出借的股份数量是多少?另外,这些股东出借股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存在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答:您好,公司前十名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感谢您的关注。

17、问:请问公司是否有关于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情况?如果有,请问公司对于这一请求的回应是什么?是否有计划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来讨论和决定这一问题?如果没有计划,公司是否有其他解决方案来满足优先股股东的要求?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公司是否考虑了对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和公司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答:您好,报告期公司不存在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及有关情况。感谢您的关注。

18、问:请问最近召开的董事会有哪些重要决议?这些决议对公司的发展和股东利益有何影响?另外,董事会成员的背景和经验如何,他们对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有何贡献?

答:您好,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详见公司2024年4月25日披露的《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2024-28)。董事会成员履历可详见年度报告第四节公司治理之“五、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情况”,董事会成员所具备的财务、法律、经营、管理等丰富经验和履历背景有助于公司战略规划制定及决策。感谢您的关注。

19、问:请问公司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情况?如果有,能否提供具体信息?另外,对于公司管理层的稳定性和治理能力,投资者应该如何评估?是否存在管理层频繁更替的情况,对公司的发展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

答:您好,公司不存在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被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情况。投资者可以从公司治理架构、业绩表现、股东权益保护、内控制度制定及实施等方面评估管理层的稳定性和治理能力。公司不存在管理层频繁更替的情形,管理层变动为正常职务调动及生产经营所需,不会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感谢您的关注。

20、问:我想了解一下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情况。请问公司是如何确定他们的报酬的?决策程序是怎样的?实际支付情况又是怎样的?

答:您好,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详见年度报告第四节公司治理之“五、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情况3、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公司按照《公司章程》《公司董事、监事报酬方案》《公司经理层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及国资主管单位有关规定确定、决策及支付其报酬。感谢您的关注。

21、问:请问贵公司是否有锰矿、镍矿等资源品的销售?

答:您好,公司经营品类包括锰矿和镍矿。感谢您的关注。

22、问:在报告期内,公司进行了哪些衍生品投资?投资金额是多少?投资收益如何?同时,我想了解一下,公司是否面临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如果有,公司采取了哪些控制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另外,公司是否已经披露了相关的信息?

答:您好,报告期内公司衍生品投资情况、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已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详见2023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七、投资状况分析4、金融资产投资”和“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感谢您的关注。

23、问:请问独立董事对公司的衍生品投资及风险控制情况有何专项意见?他们对公司开展期现结合业务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意见是什么?另外,他们是否认为公司在衍生品投资方面存在潜在的风险,是否建议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对于公司的期现结合业务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独立董事是否认为这些业务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有何影响?是否建议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业务的运营策略?

答:您好,独立董事对公司衍生品投资及风险控制情况的专项意见详见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七、投资状况分析”4、金融资产投资,对公司结合现货及国际业务经营开展期现结合业务和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意见,详见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第八届董事会2023年第六次临时会议独立董事意见书。感谢您的关注。
kimi总结
根据提供的调研记录,以下是对公司信息的分析:

1. 产能信息及产能释放进度:
   调研记录中没有直接提及具体的产能信息或产能释放进度。

2. 未来新的增长点:
   公司正在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形势下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机会,并在新能源、再生资源、物流金融、国际化业务等领域取得突破。

3. 国内和国外竞争情况、竞争对手及国产替代空间: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具体的竞争对手或国产替代空间的分析。

4. 行业景气情况:
   2023年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规模超55亿元,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0.65亿元,同比增长4.89%,表明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5. 销售情况:
   公司营业收入在不同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6. 成本控制: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公司的具体成本控制措施。

7. 产品定价能力: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公司产品的定价能力。

8. 商业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产业客户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拥有深厚的生产资料供应链运营经验和专业背景。

9. 坏账情况: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具体的坏账情况。

10. 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进度、规划。

11. 护城河:
    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供应链服务能力、管理机制、信息化建设、资金统筹能力等方面。

12. 产品名称及依赖的原材料:
    提到公司经营品类包括锰矿和镍矿。

13. 题材:
    调研记录中未明确提及具体的题材。

14. 分红情况及计划:
    调研记录中未提及分红情况及未来的分红计划。

15. 经济环境与业绩预期:
    考虑到公司在新能源、再生资源等领域的突破,以及大宗商品供应链市场的增长,可以预期公司未来一年的业绩有望保持增长。但需注意,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存在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点。

总结来说,调研记录提供了公司的一些基本信息,但关于产能、成本控制、产品定价能力、研发投入、分红情况等关键财务和运营细节并未详细披露。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态度,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关注公司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形势下的战略布局和业务拓展,以及其在新能源、再生资源等领域的增长潜力。

免责声明:数据相关栏目所收集数据,均来自第三方个人或企业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网站公开发布数据,数据由计算机技术自动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验,作者将尽力校验,但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 阅读本栏目的用户必须明白,图表所示结果或标示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均不构成交易依据。任何据此进行交易等行为,而引致的任何损害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我的收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获取更多数据
关闭 X